紐約市衛生局慶祝成立 220 週年,回顧重大公共衛生成就

從應對霍亂到抗擊 COVID-19,衛生局顯著改善了紐約市民的健康福祉

2025 年 9 月 16 日——紐約市衛生局今天迎來了成立 220 週年的生日。在過去逾兩個世紀中,衛生局取得了諸多成就,包括保護了紐約市民免受致命疾病的侵害,保障了飲用水清潔,提供了救命的疫苗,追蹤了出生和死亡統計數據,並且大幅降低了嬰兒死亡率。

「紐約市衛生局在幫助紐約市民更為健康以及在諸多方面引領美國方面,有著傳奇般的歷史。身為主管衛生與公共服務的副市長,我的目標之一是將公共衛生更多地融入我們的公共服務體系,而衛生局就開展了許許多多體現這一目標的合作項目,其中最新項目之一就是「HealthyNYC」(健康紐約)行動,」主管衛生與公共服務事務的副市長 Suzanna Miles-Gustave 說。「展望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整合公共衛生與公共服務,將是為紐約居民提供最佳服務的關鍵,而紐約市衛生局正處於這項工作的前沿。感謝衛生局充滿活力且經驗豐富的員工們,正是他們,讓這項工作得以實現。」

「在過去的 220 年中,紐約市衛生局的工作顯著改善了紐約市民的健康狀況,延長了他們的壽命,並由此改變了我們國家的歷史進程,」代理衛生局長 Michelle Morse 醫生說。「即便如此,我們時下正艱難應對一場給公共衛生工作誠信造成致命影響的協同攻擊,並持續面臨著種族、階層和地域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健康不平等。我們對於持續履行自身使命的承諾不變,即我們將持續保護和促進紐約市民健康,並將我們的資源提供給最需要的群體——尤其是在聯邦政府領導力缺失的情況下。」

紐約市衛生局是美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市政公共衛生機構,其存在為紐約市民壽命顯著延長、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奠定了基礎。衛生局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

  • 1805 年:為應對黃熱病 (yellow fever) 反覆流行,普通市議會(Common Council,為當今紐約市議會的前身)任命了由三名衛生專員組成的紐約市衛生委員會 (New York City Board of Health)。

  • 1866 年:為應對持續爆發中的霍亂 (cholera) 疫情,紐約州立法機構成立了大都會衛生委員會 (Metropolitan Board of Health),這是全美第一個市政公共衛生機構。

  • 1870 年:紐約州為紐約市設立了衛生局,並設立了新的衛生委員會 (Board of Health) 作為其監督機構。

  • 1892 年:紐約市衛生局開設細菌實驗室(Bacteriological Laboratory,現稱「公共衛生實驗室 (Public Health Lab)」)診斷霍亂疑似病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常規從事疾病診斷的市級實驗室。

  • 1904 年:紐約市開設了第一家結核病診所。如今,衛生局依然是紐約市結核病臨床治療的主要提供者。

  • 1908-1914 年:在衛生局的各種努力下——例如派遣醫生到學校檢查霍亂、百日咳和麻疹等危及生命的疾病,紐約市一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下降了超過 40%。

  • 1921 年:首家地區衛生中心(District Health Center,後更名為「行動中心 (Action Centers)」)在 Harlem 開業,旨在協調志願性和市政主導的衛生及福利工作,以消除服務方面的差距。

  • 1947 年:在短短一個月内,實現為 630 萬紐約市民接種天花 (smallpox) 疫苗,完成了紐約市最具歷史意義的公共衛生運動之一。

  • 1956 年:作爲紐約市大力開展抗擊脊髓灰質炎 (polio) 運動的舉措之一,貓王 (Elvis Presley) 在攝影見證下,接受了由本市首位女衛生局長 Leona Baumgartner 和助理局長 Harold Fuerst 操作接種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到 1963 年,紐約已基本消滅了小兒麻痺症。

  • 1960 年:紐約市頒佈了室内含鉛塗料使用禁令。如今,兒童血鉛超標數量已下近 90%。

  • 1965 年:根據公共衛生建議,紐約市開始對全市的飲用水進行氟化處理,以更好地解決全市人口的口腔健康問題。

  • 1976 年:紐約市要求有兒童居住的公寓安裝窗戶防護裝置,這項政策已使墜窗死亡人數降低了超過 98%。

  • 1985 年:在許多政治和醫療系統拋棄酷兒群體之時,衛生局開始提供免費匿名 HIV 檢測,並繼續為 LGBTQ+ 健康照護投入大量資源。

  • 1994 年:衛生局獲得了 1 億美元聯邦資金,讓患者得以用上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推動紐約市的 HIV/AIDS 死亡率步入顯著下降趨勢。

  • 2001 年:世界貿易中心健康登記系統 (World Trade Center Health Registry) 成立,旨在追蹤 9/11 相關的長期健康影響。

  • 2002 年:紐約市實施了透過出臺無煙空氣法規和提高香煙銷售稅來勸阻吸煙的計畫。隔年,餐廳和酒吧也開始全面禁煙。到 2023 年,成年紐約市民的吸煙率已下降近三分之二。

  • 2005 年:紐約市成立了「滅鼠學院」(Rat Academy),向所有希望學習如何剿控社區内老鼠數量的市民開放。

  • 2007 年:美國第一款市政品牌的保險套「NYC Condom」(紐約市保險套)問世,並免費分發給紐約市民。

  • 2010 年:對紐約市餐廳進行了數十年監管後,衛生局推出了字母評級系統,讓食客能在外出就餐時做出明智的決定,並鼓勵餐廳達到最高食品安全標準,以獲得「A」級評級。

  • 2016 年:衛生局啟動了「Race to Justice」(邁向正義)行動,這是本局的首項內部改革舉措,旨在幫助所有員工學習如何更好地解決種族健康差距、改善全體紐約市民的健康結果。

  • 2020 年:Queens 的一名護士接種了全美首劑 COVID-19 疫苗,標誌著紐約市歷史性的疫苗接種運動就此啟動。此後,COVID-19 死亡人數下降了 96%。

  • 2021 年:紐約市衛生委員會宣佈種族主義為公共衛生危機

  • 2023 年:啟動 HealthyNYC(健康紐約)運動,旨在到 2030 年將紐約市民的預期壽命提高到至少 83 歲,同時減少低收入、黑人和拉丁裔紐約市民所遭受的健康不平等。

  • 2025 年:為了解決造成紐約市民死亡的主要可預防死因——即心臟病、糖尿病和可篩檢癌症等慢性疾病,衛生局發佈了《解決不可接受的不平等問題:紐約市慢性病應對策略》。

如今已進入運營的第三個世紀,衛生局將持續不斷地努力預防疾病和傷害、改善所有紐約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時下聯邦政府資金大幅削減正侵蝕國家公共衛生體系根基之際,衛生局提供的地方層級支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如需閲讀本新聞稿英文全文

###

042-25

媒體聯絡方式PressOffice@health.nyc.gov